当前位置:浪小浪>其他类型>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> 第 78 章 庄公二十八年(1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78 章 庄公二十八年(1)(1 / 2)

【庄公二十八年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,啊,终于可以不用讲断烂朝报了。虽然这么评价《春秋》好像有点太毒舌了,但是王安石这话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,毕竟《春秋》是真的会没前没后来一句结盟、结婚、战争或者灾难。】

【其实这些事情中除了天灾对于历史事件影响稍微小点,别的很可能都会引起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连锁反应。但是《春秋》并不会写。所以为什么要和《左传》一起看,原因就在这里了。】

【ok闲话不多说这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内容。先来点废话内容,齐桓公去伐卫了,这件事是和庄公二十七年,周惠王赐命后的请求有关。周惠王因为卫国曾经拥立王子颓而怀恨在心,齐桓公收了好处就自然出兵了。】

【卫国是什么臭鱼烂虾,放到《春秋》这本书记载的年代之前可能还算个强国,自然打不过齐国,被好好教了做人,最后只能花钱消灾,贿赂齐国才把这尊大神送了回去。】

【唯一比较搞笑的事情是,嗯,卫国现任国君卫懿公是齐桓公的甥孙。是的没错,齐桓公的姐妹是宣姜,宣姜的儿子是卫惠公,就是那个二子乘舟故事中的反派公子朔,然后卫懿公又是卫惠公的儿子。】

【啊?外甥和侄子的区别?就兄弟的孩子是侄子,姐妹的孩子是外甥。这个是我们今天的叫法嘛,正常的词汇不也是舅甥和叔侄。衡量这个关系的时候不以当事人自己的性别转移哈,当事人自己是男的女的都不影响,所以卫惠公也是文姜的外甥。】

【扯远了,想当年卫惠公因为二公子之乱而下台,齐襄公亲自为他撑腰把他送回卫国重新上位;如今齐桓公因为周惠王的要求亲自伐卫,完全不顾骨肉亲情。不过有一说一他俩关系确实比较远了,何况赐命这种东西对霸主还是很重要的。】

文姜笑着拥过妹妹的肩膀,刮了一下宣姜鼓起的脸庞:“好啦,别生气了,你对朔那孩子都不见得有多上心,更何况是他的孩子。”

“就算不喜那也是我的孩子……”宣姜嘀嘀咕咕地抱怨,又瞪了小白一眼,“还是诸儿好,难怪姐姐更喜欢他。”

“你啊,说什么呢。”文姜哭笑不得。

【好,开始今天的大招!晋国的连续剧从庄公二十八年开始连载,但是追溯要更久一点。晋献公年轻的时候其实娶过妻,是贾国女子,但是他俩没孩子。正妻没孩子,那自然就要考虑其他儿子了,这很正常。】

【不,等等,我感觉这不太正常。贾国好像是姬姓啊?晋献公你是不是人不太对劲啊?贾姬无子就算了,大戎狐姬生了重耳,她的妹妹小戎子生了夷吾,骊姬生了奚齐,骊姬的妹妹生了卓子……敢情除了太子全是姬出啊???】

【在这个崇尚同姓不婚的年代,晋献公不愧是作出了尽杀父祖辈的群公子,再尽逐子辈群公子的猛人,儿子们的亲娘几乎全都姓姬。也挺好的,充分证明了当时流传的“同姓生而不蕃”只是个谣言,看看,他姓姬,还和姬姓女有这么多儿子。】

【唯独例外的是申生。申生通常被称作太子申生,但其实在经和传里“太子”都会写作“大子”,“太”和“大”在古文里就是一个字,所以太子等于大子也就是长子,在这个理论上不该提前娶侧室的年代当然就是嫡长子,也就是继承人。】

【晋献公和贾姬没孩子,申生是晋献公和一个叫齐姜的女子所生。关于齐姜,普遍被认同的说法是齐姜是晋献公他爹晋武公的侧室,之前讲过“烝”是“上淫”,按照之前卫宣公娶小妈生公子伋的例子,这种说法比较靠谱。】

【但是之前就说过,卫宣公和公子伋,以及晋献公和太子申生,这两个故事之间相似之处实在有点太多,所以很难说是不是其中有一些混淆的细节。不过哪怕就是小妈,齐姜的身份也比较存疑,这名字一看就是齐女。】

【太史公的说法是齐姜是齐桓公的女儿,齐桓公上位是庄公九年,晋武公死的时候是庄公十七年,齐桓公上位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,非要说的话也……不是不行吧,不过杨伯峻先生不太认同《史记》的这个说法就是了。】

【齐姜和晋献公生了两个孩子,除了太子申生之外还有秦穆夫人。秦穆公是秦国早期最出名的一位君主,称霸西戎,后面我们还会讲到这夫妻俩的事情,这里暂且不提。继续说晋献公的老婆和孩子们。】

【接下来娶的是大小狐姬,她们生下了重耳和夷吾。这两位女性是娶自戎,一种说法认为她们就是西戎之族,也就是说周王室同族中并没有接受中原文化,融入诸夏的旁支。之前说过华夷之辩、也就是戎和夏的区别是取决于文化而不是血缘。】

【当然,还有一种说法是,大小狐姬都是王子狐的后代,这一支周王后裔居住于戎地。是不是觉得王子狐这名字有点耳熟?时间往回倒退,当年周郑交质的时候,和公子忽交换的那个质子,就是王子狐。】

【再然后娶的是骊姬姐妹,这两位其实不是正常娶回来的,而是伐骊戎之后得到的战利品。既然讲到这段,《国语·晋语一》的版本不得不品。】

【《晋语一》说的是伐骊戎之前就搞迷信占过,占出的结果是“胜而不吉”,但晋献公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